打造镁都品牌,做强镁质耐材产业
2006-06-08

——营口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

世界镁资源产地很少,2003年统计世界菱镁矿已探明储量120.5亿吨,主要为中国34.02亿吨,朝鲜30亿吨、前苏联大于22亿吨,其次新西兰6亿吨、前捷克5亿吨,印度大于1亿吨,加拿大1亿吨,再次奥地利、美国、巴西、希腊、澳大利亚等国。中国菱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,占世界储量的1/4。主要在辽宁29.69亿吨,占全国总储量的87%,约占世界储量1/5。其次在山东3亿吨,再次在西藏、新疆、甘肃、河北、四川、安徽、青海等。辽宁的储量主要在大石桥市,大石桥市至2005年统计探明菱镁矿储量30.06亿吨,白云石探明储量5.05亿吨;镁橄榄石探明储量9.45亿吨。2005年全市镁质产品企业575家,其中深加工企业176家,全市超亿元企业19家,行业龙头营口青花集团产值实现26.35亿元,出口创汇实现6亿元,纳税实现11.670万元。全市镁质耐材销售收入1018.359万元,占全省1689.983万元的60.3%,出口创汇36.463万美元,占全省54.168万美元的67.3%

2005年全市轻烧镁粉、重烧镁粉、电熔镁砂、合成镁砂、烧成砖、不烧砖、不定型等耐火材料总产量600万吨,占全省总产量1290万吨的46.5%,其中:电熔镁砂产量125.73万吨,占全省总产量158.26万吨的79.5%,烧成砖产量33.32万吨,占全省总产量53.68万吨的62%;不烧砖产量95.28万吨,占全省总产量103.98万吨的91.6%,形成较强的深加工能力。碱性耐火材料制品出口47万吨,占全国出口总量67万吨的70%。全市已形成镁质耐火材料和镁质非耐材两大类系列产品达200多个品种;不断开发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。近几年累计研发新产品达100多个,其中有1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有19个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,12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,已授权国家专利45个。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。现有48家企业与36所高校所建立科技协作关系。建立科研开发机构35个,每年开发新产品30个以上。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008人,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98人,中级工程技术人员1100人。2005年组织实施镁质材料科技项目18项,总投资57.594万元,建成达产后可增创产值20亿元以上,利税可增10亿元左右,增强行业发展后劲。世界耐火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,中国是耐火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。中国镁质耐火材料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中心,就在中国镁都—大石桥市。2002年国家科技部决定在大石桥市建立“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”,2005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批准“中国镁都—大石桥市,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”十年来被国内外各界誉名的中国镁都—大石桥得到蓬勃发展。

为促进行业发展,2002520日成立营口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,协会在市委、市政府领导下,在会长、副会长、理事及会员的支持和关怀下,坚持“会员办会、服务立会、经济强会、人才兴会”的办会思路;“自愿入会、自选领导、自聘工作人员、自筹资金、自理会务”的组织原则;和“为企业、为行业、为政府、为社会”服务的四为宗旨。四年来,立足服务,推进行业快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。如调查交涉铁路不合理收费,每年为企业减少约1000多万元不合理支出;组织镁碳砖出口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应诉;及时调整产品行业指导价格,维护企业利益和满足市场供应;代表企业维权投诉供电部门乱涨价乱收费和强买强卖等问题,已追回乱涨价款1036万元;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协调企业水路、铁路运输,解决发货运输难;组织、培训、申报和配合审查,38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;组织、培训技术工人解决持证上岗;编印行业信息,指导行业工作;调查反映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向政府建议,得到政府的支持;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。把协会办成政府信得过、企业离不开的社团组织。推动耐火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。200412月获得国家民政部表彰为“全国先进民间组织”。

镁都在迅速发展,以青花、金龙、群益、新型、金辉、富城、淮林、石佛等为代表的镁都品牌声誉越来越高。但应当看到前进中的道路曲折和艰难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全球耐火材料产品供大于求。全球耐火材料产能达3800万吨,年销售量在2800万吨左右,其中镁质耐火材料不足900万吨。2005年全省轻烧镁粉、重烧镁粉、电熔镁砂、合成镁砂产量达到990万吨,不烧镁砖产量达105万吨,受全球化竞争的强烈影响,产品低价竞销。加之燃料煤、焦碳、油、电及运费提价,三砂产品每吨售后利润在3070元,利润率在2%5%之间,部分企业已停产。普通镁碳砖以销定产,每吨竞争到利润不足100元,利润率只在3%5%之间。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还供不应求,还需在国外进口。二是随着钢铁、有色、水泥等行业科技进步,耐火材料消耗量逐步减少。世界发达国家(日本、美国、德国)的吨钢耐材消耗从1012Kg降至89.5Kg,日本最低达7.8Kg,我国同期吨钢耐材消耗